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回复: 0

重庆瞭望 - 偏才值得被偏爱吗?

[复制链接]

1374

主题

1374

帖子

417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174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庆瞭望 | 偏才值得被偏爱吗?
6月13日,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公布决赛名单,801人成功晋级。其中,来自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的17岁女生姜萍,排名第12名,引发全网关注,成为最近几天的“顶流”。
姜萍从一众名校学生中脱颖而出,一时间风光无二,关注度远甚第一名,让网友直呼“该来一次全国中专大摸底”。
姜萍的“一鸣惊人”也带给我们更多的深思:社会越来越多元化,人才的定义也越来越宽泛化。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才能让每一个学生拥有无限精彩和可能。

▲排在第12位的姜萍,是该比赛举办以来首位闯进决赛的中专在读生。/重庆瞭望截图

“中专数学爱好者力压中科院博士”,不就是小说里炼气期打败元婴老怪的场景吗?
中专生姜萍在网友心中立下了“中专生恐怖如斯”的人设,打破了人们对中专生的固化认知,她也因此被网友称为“女版韦神”“先天数学圣体”。
作为首位进入该赛事决赛的中专在读生,姜萍凭一己之力和泼天流量,不仅让母校涟水中专成为“世界名校”,也让这一小众赛事走向大众,扩大了影响力。
其实,就天才程度而言,第26名——来自上海市民办华育中学的初中生邓乐言,年龄更小、学历更低。但因其是成名已久的数赛选手,他的成绩被网友觉得理所当然,因而被关注得并不多。
而“弟子不必不如师”、成绩“断崖式”领先指导老师的女中专生,显然更具冲突性、话题性,也更能吸睛。果然,“打败天才的只有另一个天才”。
值得一提的是,预赛是开卷考试,而决赛是闭卷考试,预赛成绩并不代表决赛成绩。至于姜萍、邓乐言等数学天才能否继续展现佳绩,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与此同时,姜萍未来该何去何从,也让广大网友操碎了心。
人们惊叹于姜萍自立自强的同时,也抱憾于其就读于中专,更希望名校向其投来橄榄枝,予以破格录取。目前,已有不少高校对其想进入理想大学就读进行了回应。
然而,留言中也不乏网友建议其应该去国外名校深造,觉得部分国内高校汲汲于名利,不适合数学天才的成长。还有不少网友纷纷留言,认为她应该人尽其才,在高等学府钻研数学,而不是选择服装设计,仅将数学作为爱好。
是该尊重姜萍的第一爱好,还是应该发挥其特长?是该让其在高考中搏杀,还是应该为其建立特殊的成长通道?如何培养出数学拔尖人才,如何看待和培养偏才、怪才,值得整个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深思。

▲从初中起,姜萍的数学成绩尤为突出。/重庆瞭望截图

“语文老师眼里的宝,数学老师眼里的草。”对于偏科的人而言,老师的评价往往两极分化,难以全面、公正、客观。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学生的兴趣很单一,又为什么不能“专情”于自己的兴趣?既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为什么不给偏科的天才、怪才,一条适合其发展的道路?

全能应该是例外,而不是必须。毕竟,全才、通才凤毛麟角,不是每个人都是小说主角般的存在,能够成为样样第一的“六边形战士”、全能型选手。
我们不能因为有人能够成为全才、通才,就用全才的标准去要求、苛责每一个人,甚至抹杀怪才、偏才。就如同“组团打怪”时,“全面发展、全面不突出”的通才,往往并非组队的最佳人选,而那些能够互补的单项技能冠军,才是组队的热门人选。

不可否认,初中、高中更注重人的全面成长,更多的是进行通识教育,而大学所培养和社会所需要的更多的是专才。在现行的评价标准下,许多偏才、怪才在考场“折戟沉沙”,无缘理想的学校和专业,最终错失把特长运用于职业的机会,以致于潜在的人才被错配或埋没。
我们感叹那些能够逆境成长的人,却不知道多少人梦想夭折、屈服于命运。就像姜萍,明明考上了高中,却最终选择了能给奖学金的中专。如果她没有得遇良师,激发数学天分,或许终将泯然众人矣。

▲多所高校纷纷“喊话“。/重庆瞭望截图

偏科不等于偏才,但如果不能正视偏科,偏才或被扼杀。
许多偏科的学生会被当作“问题”进行矫正。殊不知,学生成绩“跛足”,有时是腿短了,有时却是腿长了。有些老师或家长并不鼓励孩子在“特长”科目上越走越远,而是不断地花费时间、精力“补短板”。许多偏才、怪才越补越吃力,最终在补短板中失去特长。
不是所有天才都偏科,但偏科学生中并不乏天才。全才可喜可叹,偏才也值得被偏爱。
深化教育改革和招生改革,就是要让每一个有可塑性、可成长性的偏才、怪才,都得到适合成长的土壤和环境,在学校和社会中都有一席之地。
近年来,各地不断推进高考科目改革,由“3+X”向“3+X”“3+3”“3+1+2”等多种模式并存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理融通,赋予了学生部分高考科目自主选择权,促进了不同知识结构的人才培养和选拔,避免了学生严重偏科。
2020年1月,教育部发文决定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即“强基计划”),允许试点高校破格录取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对于部分偏才来说,这无疑是一大利好。
此后,山东等地也出台政策,加强新时代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体系建设,有效解决拔尖创新人才、超常儿童、偏才怪才等的升学通道问题。重庆也在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机制,系统建设拔尖创新人才早期识别培养体系。
事实上,此类有利于偏才选拔的政策、路径并不少。如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每年面向全球招收不超过100名中学阶段综合优秀且具有突出数学潜质及特长的学生,从本科连续培养至博士研究生阶段。
这些改革和探索,无疑有利于促进偏才、怪才的选拔和培养,给予他们更多机会,同时也有利于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人才培养。
尽管不是所有的特长,都会推动我们成为专才,演变为我们的职业本领。但我们仍期待未来能给予学生更多学科选择的自由,让所有的天赋都能得到充分释放,让所有的兴趣爱好都能找到人生“着陆点”。

https://web.cmc.hebtv.com/cms/rmt0336/2/2gwrk/11697749.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时间论坛 ( 湘ICP备2022014725号-1 )

GMT+8, 2024-11-22 20:58 , Processed in 0.02148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